2025年9月16日上午,应学院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刘佳博士进行了材料化学相关领域的线上学术报告,主题为:“CO2/CO电还原界面微环境研究”。

报告截图
刘佳博士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温室气体持续增加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指出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电催化技术将CO₂等碳基小分子转化为高附加值产物,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研究意义与广阔应用前景;同时分析了当前催化过程中,因电极表面气—液—固三相界面环境复杂、多碳产物路径竞争等因素,导致高选择性多碳产物催化剂制备面临的挑战;此外,还总结了该领域近期研究进展,重点探讨局域环境调控与协同活性位点构建的核心策略,揭示多碳产物反应路径规律,并提出结合原位表征技术与电解槽设计组装,以推动电催化CO₂还原转化技术发展的方向。报告会上,学院师生与刘佳博士从电催化反应中三相界面环境变量的精准控制方法、协同活性位点构建的创新思路、原位表征技术在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实际应用难点,以及电解槽设计与产业化落地的衔接路径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交流。此次报告拓宽了我们的学术视野、深受启发,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对我院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入推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刘佳博士做线上学术报告
报告人简介:
刘佳,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2020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高性能电催化材料制备及其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以(共同)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高水平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Nano energy,Chemistry of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其中高被引论文3篇。谷歌学术引用共计3300余次,h-index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