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国际合作交流中心报道)2025年3月26日下午,应学院邀请,刘性辉教授、吴沁柯教授来我院进行先进二维材料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分别为学院师生做了主题为“低维材料和先进催化剂设计”及“高质量二维半导体材料制备及应用”的学术报告。


报告截图
在此次学术报告中,刘教授详细阐述了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并分享了围绕光电催化材料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团队设计出含sp杂化的非线性二维结构,经反复实验,首次成功合成大孔石墨单炔,为材料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吴教授介绍了二维半导体点缺陷形成及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对比谱学测量法和直接成像法这两类点缺陷表征技术。同时研究固态重凝硫法和碘辅助法制备低缺陷二维半导体的生长机理。最后,探讨二维半导体在缺陷识别和抑制领域的机遇、挑战,并展望未来方向。此次报告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助力先进二维材料在高性能电子器件领域应用。报告会上,学院师生和两位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大家广受启发,收益颇丰。

刘教授做线下学术报告

吴教授做线下学术报告

报告人简介:
刘性辉,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燃速调控,绿色合成,和能源转换。2023年,获得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和2023年度上海市领军人才称号。近五年内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超过百篇,他引4000余次,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5篇。其中以第一(包括共一)或者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Matter, Chem. Sci.,ACS Nano,ACS Catal.,Nano Letter,Nano-Micro Letters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近80篇。受邀担任Nano-Micro Letter助理编辑,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特聘编委,eScience,Exploration,InfoMat,EcoEnergy,Carbon Neutrality,InfoScience,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Research和ICM青年编委。
吴沁柯教授,主要从事先进二维材料的合成和性质研究,利用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合成石墨烯等二维材料,以进行电学,力学,光学以及催化等方面的应用。在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National Science Open,Small,Carbon, Chemical Communications,Nanoscale,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等杂志上发表了论文30余篇。授权两项中国专利和三项美国专利,并担任Solid Thin Films,Small Methods等杂志的审稿人。